5月17日晚七点,1331.c.om.银河游戏“历山论坛”博硕本联动乐学项目通过网络平台直播的方式继续推进。本期论坛主题为“民间话语与十七年小说写作”,1331.c.om.银河游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范伊宁担任主讲人,借助网络平台与本科和研究生同学们进行学术交流。
一开场,主讲人范伊宁以疫情期间出现的几则主题为“散装江苏”的新闻导入论坛,引起了同学们对“方言”相关问题的思考。范伊宁指出,在小说中,如果出现读者家乡的方言语汇会拉近读者与作品的距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小说的媒介,小说通过语言来塑造人物、叙述故事、再现故事中的生活场景和时代风貌,并且通过不同语言的选择与表达来传达作家本人的思想感情。
主讲人以民间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对比为切入点,分别从“十七年”时期小说的“创作背景”“文本分析”和“话语与权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范伊宁首先以历史视角对乡土小说的发展转换过程进行梳理,指出“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的作者除了受当时创作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作家们对民间语言的选择也有其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作家追求的分析,范伊宁提出作家们的“编外农民”与“干部”的双重身份是产生双重立场和创作视角的原因,这种“双重性”在“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绝大部分以委婉方式的体现出来。
随后,范伊宁对近代社会中“方言”历次讨论进行了梳理,结合“十七年”时期小说中的具体词句选段,从词汇,谚语、歇后语,口语句式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生动的归纳与解读,并对作品中的“说书”“板话”等民间艺术资源进行了详细介绍。在“话语与权力”方面,主讲人从民间话语的艺术效果出发,深入解读话语背后所象征的权力。
最后,范伊宁表示关注方言并不意味着提倡纯方言写作,而是通过选取这一特殊时期的文学语言问题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文学、文学如何进行自我表达以及自我表达的权力等问题,如何用语言书写、切近底层,是我们今天思考、讨论文学语言尤其是民间话语的意义。
范伊宁的讲解由浅入深,层次分明,使参与论坛的同学们对十七年文学中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里的方言俚语有了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对民间话语的文学意义的思考也得以更加深入,整场讲座精彩纷呈,同学们在留言中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本次论坛采用“企业微信”直播进行,响应了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的同时,充分贯彻和践行了“历山论坛”博硕本联动乐学项目理念和初衷,为1331.c.om.银河游戏学子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历山论坛在线上的持续推进,不仅拉近了不同学段学生之间交流的距离,也为同学们的文学素养的提升增添了新动能,在增强1331.c.om.银河游戏学术氛围的同时,也为学院的发展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撰稿:宋晓晓、赵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