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队伍>>学人风采>>正文

师恩,永远难忘——怀念恩师冯中一先生


2023年06月29日 17:12  点击:[]

值冯中一先生(1923—1994)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其所创下的丘山之功,及跟随先生学习和工作的点点滴滴,不由自主地涌上我的心头。冯先生在全国写作界创下了三个第一:他在山东师范学院创立了全国第一个写作教研室性质的“写作组”;第二,他与多位同事合作编写了全国第一本写作学教材,当时被称为“写作蓝皮书”;第三,他是全国高等院校写作学科第一位被评为教授的写作课教师。

我是1971年3月10日到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报到入学的。当时学校迁到聊城,条件较差,可是,师生关系却相当密切。那时,冯先生给我们年级上写作课,每次听他的课,我总是坐在第一排。有一次听课时,我不小心打瞌睡,被先生发现了。下课时,他小声告诉我:“你留一下,我有话跟你说。”我当时吓坏了,心想:要挨“批”了。果不其然,冯老师笑着对我说:“你太累了,工作太多了,不能把身体累垮了!”那时,班级实行连队编制,我担任中文大队二连三排副排长。我听后,两眼饱含泪水,点着头回答:“对不起,老师!以后我再也不会上课打瞌睡了!”冯老师仍旧微笑着说:“你太瘦了,要好好注意身体!身体好了,才能更好地学习”。先生的言辞,不带任何居高临下的批评锋芒,抛向我的全是善心爱意。他老人家那种温和的态度,让我这个从小没感受到父爱的孩子,顿时感受到了父爱降临和恩师春晖。

冯先生总是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所讲知识内容,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提高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次讲诗歌创作,他举例:“这个女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的儿子是个贼,偷得蟠桃敬娘亲。”同学们听了后哄堂大笑。当同学们笑完后,冯先生指点同学们,这就是先抑后扬的写作技巧。先生类似精选课例,从而一举收取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教学效果的案例,从课堂讲授到等身著述屡见不鲜。

1973年毕业留校后,我被分在冯先生任教研室主任的写作教研室。冯先生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写作课是好汉子不愿意干,赖汉子干不了的一门课,你要好好下功夫,努力学习,争取教好这门课!

我留校工作后的一个下午,都下午一点多了,我才到教工食堂去吃午饭。因为没有手表,不知道已过了午饭时间,一位老师告诉我过了午饭时间了,都下班了。当我把这事告诉冯老师时,他笑了笑说,你以后要注意哦。这件事过去不久,中文系办公室的沈老师通知我,到系里取手表票(当时买手表、自行车等用品,都是要发票证的)。我向沈老师询问原委,他告诉我,是冯先生安排给我留一张票(当时冯先生兼中文系工会主席)。我听沈老师说完,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要知道,那一批,系里一共才有两张手表票呀。

我跟冯先生在一个教研室工作,一共20个年头。先生亲切和蔼,平易近人,宽以待人,教诲有方,如雨露阳光滋润、温暖着年轻人的心房。他的做派和长者风范,惠及身边的每一位青年教师。生活上,处处牵挂关爱年轻教师的饮食住行;教学上,时时关注督促着年轻教师的备课批改;科研上,常常指导力推年轻教师的成果产出。当我的第一篇评论文章在一家学报上发表后,冯先生便逢人夸我进步很快,有论文发表了,让我深深感到了先生对我的关爱和培养!弟子的每一点进步,先生都看在眼里,记在脑中,乐在心里。

我之所以能有今天,是与冯中一老师的关心、培养和扶持分不开的。我从一个农家子女成长为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第三任山东省写作学会的会长,正是冯先生自强不息、刻苦顽强和精益求精的感染力、以德润人、以情感人和诲人不倦的感召力,使我不敢懈怠半点儿。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能给先生丢脸!一定要给先生争气!想当年在学校大礼堂,有位校长在大会上宣布,要把课堂上的工农兵学员全赶出山师校园。我为了能站在三尺讲台上课,竟然把两岁的女儿送到农村老家,下决心去杭州大学中文系进修。现在想起来都感到愧对女儿。可是,为了报答先生的栽培和厚望,只能是这样。事实证明,我一直在按先生的教诲努力奋进。当我的第一本书要出版时,我请冯先生写序。这不仅是我教学科研的成果,也是我交给先生的一份职业答卷。就在这本书中,我写下了如下内容:“《历园集》中,留下了我对文学理论及创作等方面的一些思考和探讨,有着自己的甘苦,但我认为其中也包含了关心我的老师和朋友们的一片诚心和友谊。冯中一先生是我大学的老师,他在百忙之中挤时间看了全部书稿,并以最快的速度为此书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这令我感动不已。”

我是新中国的同龄人,是在党的培养关怀下,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成长为今天的大学教师。幼年丧母的我,从记事起就住在姥娘家,没少尝过失去母爱的酸甜苦辣。我在姥娘、姥爷、舅舅和妗子的宠爱下,一天天长大,入小学、进中学、当民办教师,后又上了大学中文系,直到毕业后留校任教,是他们用心血将我抚养大,使我知道了活在世上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一定要争口气的种子。凭着自己的实干和韧性,终于闯进了理想的人生殿堂。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能做出点儿成绩,怎能忘得了亲人的养育之恩、先生和同事友人的襄助之谊!

当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地跋涉之时,我感到非常之累。那累,不仅是家务生活的忙乱,教学任务的繁重,科研工作的艰巨,更有那些斩不断理还乱的七七八八的事情在笼罩着我,牵绕着我,让我感到了做人之难,特别是对于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女人来说更难!我曾在《齐鲁晚报》上发过一篇《话说女人之累》的文章,有的女老师看后也不禁引为同调。此种背景之下,来自先生每一次的敦促、勖勉和鼓励该是多么地珍贵啊!

我总觉得自己像一头拼命拉车的牛,在背负重任的情况下用尽全身那微薄而又有限的力气,拼命拉车。我总想用自己的辛勤劳作多干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用自己的“内美”“修能”去报答关心我的良师益友,但因精力有限,有时也为力不从心而感到苦闷,甚至烦躁不安,可当我看到自己无论干什么事都没有白费力气的时候,我却又是那样高兴、欢快,像个孩子一样。

我之所以能在大学的讲台上不断提高、进步,自认为是遇到了冯先生这样一位恩师。先生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我。使我在教学岗位上从讲师,做到副教授到教授,后又成为教育硕士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自己之所以能够坚持在生活上老老实实做人,在教学上认认真真教书,在科研上扎扎实实治学,与先生帮我系好求学和从教的第一粒纽扣密不可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恩德,没齿难忘。

作者:王景科


王景科,笔名璟珂,山东滕州人。1331.c.om.银河游戏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写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任山东省写作学会会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省妇女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省社科联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写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常务理事。著有专著《中国散文创作艺术论》《散文心语》《中国散文百年史论》《陈毅的外交艺术》等,主编《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鉴赏》《中国二十四节气诗词鉴赏》《精美散文读本》《美文点评》及高校教材《大学基础写作》《大学应用写作》《应用文写作概论》等。多次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刘勰文艺评论奖。获“齐鲁巾帼”称号。


原文链接:师恩,永远难忘——怀念恩师冯中一先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