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队伍>>学人风采>>正文

冯中一:在新诗研究上“自重自强”的跋涉者


2024年01月06日 08:49  点击:[]

李宗刚

内容摘要:冯中一早期从事新诗创作,投身于文学教育后则转向了诗歌鉴赏与新诗研究,是一个注重探寻诗歌创作内在规律、建构了自我的言说体系的诗评家。冯中一的新诗研究从“埋头作具体的分析讲解诗歌的工作”开始转向“昂首作宏观的新诗本体的阐释”,既与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大潮有关,也与他把眼光聚焦于大变革时代并由此使诗歌研究与时代产生共振有关,还与他建构起了师生教学相长的“老中青学术共同体”有关。冯中一在新时期能够完成自我诗歌研究上的飞跃,既与他重视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诗歌传统相关,也与他对五四以来的中国新诗传统的珍视有关,还与他注重对西方文化和西方诗歌创作经验的创新性接受有关。由此说来,冯中一的新诗研究及其经验在中国20世纪新诗研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冯中一;新诗评论;《诗歌艺术论析》;《诗歌艺术教程》;《新诗创作美学》

1331.c.om.银河游戏著名学者、诗歌评论家、山东省作协原主席冯中一(1923-1994)曾有过这样的自我评价:“(我)是比较平庸,尚能自重自强的语文教员、诗歌学徒、文化保姆。”[1]这一评价显示了他一以贯之的自谦特点,他把自己视为“比较平庸”的语文教员、诗歌学徒和文化保姆。但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员、学徒和保姆,他有着“自重自强”的内在文化作为人生底蕴、深潜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由此成为新诗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著名学者,在中国20世纪新诗研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学术界对冯中一及其新诗研究的评价

冯中一在1940年代便开始新诗创作,并在当时的报刊上陆续发表了近百首抒情小诗,如《盲人》《蜗牛》《荒原小祭》《古城夜曲》《修道院的春》《赴耕之牛》等。在担任教师期间,他从教学需要出发,致力于诗歌鉴赏,并出版了一系列有关诗歌赏析的著作,他发表了《诗与音乐》《诗与寂寞》《诗与明天》《悼念泰戈尔》等十余篇研究性质的文章,并整理出了 10 余万字的《新诗夜话》评论集。新中国成立后,冯中一于 1951 年撰成了 8 万字的《诗歌学习》、5 万字的《马雅可夫斯基评传》(两书未能出版,前者于 1951 年 8 月的山东省文联文艺评奖中获文艺理论乙等奖)。随后几年,他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些诗歌评论著作,如 1956 年出版了《诗歌漫谈》,1959 年出版了《诗歌的欣赏与创作》,1962 年出版了《学诗散记》等。1983 年,冯中一出版了《诗歌艺术论析》(山东人民出版1983年出版);1990 年,冯中一主编了《诗歌艺术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年版,撰稿者为冯中一、鹿国治、王邵军);1991年,冯中一与他指导过的研究生鹿国治、王邵军又合作出版了《新诗创作美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1991年,冯中一的论文合集《新诗品》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冯中一在其有限的生命区间里,建起了一座属于自己的诗歌赏析的“小庙”,由此让自我的生命与诗思的烛光在其中依然摇曳着,进而获得了超越时空的社会价值。

冯中一的诗歌评论较早地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1986年,古远清在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诗论50家》中列出了胡适、郭沫若、艾青、朱光潜、公木、亦门、谢冕等50位当代诗论家,冯中一亦入选其中。在古远清看来:“粉碎‘四人帮’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冯中一精神振奋,意气风发,以高度的热情探寻新诗前进的踪迹,注视着新老诗人的艺术成就。”并称冯中一为“埋头作具体的分析讲解诗歌的工作”却“没有得到广泛关注的诗评家”[2]。

1995年,北京大学的孙玉石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期发表了题为《十五年来新诗研究的回顾与瞻望》的长篇研究述评,对1978年到1993年的新诗研究状况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透视。孙玉石认为,关于新诗本体美学和艺术在个体研究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并枚举了一系列的代表性成果,随后他又指出:“其他一些专书和论文,也在新诗本体的艺术和美学的方面作了许多有意义的拓进。这里应该提到的是冯中一等人的《新诗创作美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蓝棣之的《正统的和异端的》、孙琴安的《现代诗四十家风格论》(上海社科出版社,1987)、孙玉石的《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等。”[3]孙玉石作为新诗研究方面的代表学者,一直关注着新诗研究,对新时期诗歌研究的历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他也关注到了冯中一先生在新诗本体的艺术和美学方面作出的贡献。

2015年,吕进在评价冯中一在新诗研究方面的贡献时特别指出:“冯中一是山东师大新时期诗歌研究的奠基人。”由此出发,专门梳理了冯中一先生走过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的道路:“他从20岁开始就发表了《盲人》、《蜗牛》等近百首新诗,是作为诗人步入文坛的。后来,由诗歌创作转往诗歌评论,有《诗歌漫谈》(1956)、《诗歌的欣赏与创作》(1959)、《学诗散记》(1962)等著作问世。进入新时期以后,冯中一培养了我国最早的几批新诗研究生,出版了《诗歌艺术论析》(1983)、《诗歌艺术教程》(1990)、《新诗创作美学》(与鹿国治、王邵军合著,1991)。”“冯中一是忠厚的长者,治学严肃而严谨,他的现代诗学和写作学研究别具一格,他的诗论是新时期诗学的新收获。冯中一是由诗人而进入诗学殿堂的,这就决定了冯中一诗论的基本特点:比较偏于艺术赏析,注意具体地分析一诗一人,不作空泛之论;凭借自己的创作经验的积累所进行的诗歌基础理论和诗歌教学研究往往合理而实在。”[4]

冯中一先生不仅在诗歌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写作课教师身份又使他在写作学教学和教材的编写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在1986年成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恢复职称评定以来的第一位写作学教授。对此,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写作理论家》一书高度肯定了冯中一写作学研究的成就,称他为“当代著名写作理论家”,这一评价影响甚大。但是,从其学术成就来看,冯中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作理论家,而是一个从诗歌欣赏与新诗研究方面切入诗歌创作内在规律的诗评家,是一个在新诗研究方面建构了自我的言说体系的著名学者,因此,冯中一的写作课教材编写及写作课教学应该被纳入到其诗歌创作和评论的维度加以观照,如此才能真正地发掘出其独特的学术贡献以及他取得这一成绩的内在缘由。

二、冯中一新诗研究的历史背景与内在理路

冯中一的新诗研究已经从“埋头作具体的分析讲解诗歌的工作”开始转向“昂首作宏观的新诗本体的阐释”。这一转向既具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其一,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大潮使冯中一先生的思想开始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由此使得其思想完成了第三次转变,并奠定了他在新诗研究方面的学术地位。冯中一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便作为进步的文学青年活跃在语文教育和新诗创作的第一线;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他依然在复杂的政治运动中找寻着自我的诗歌研究的空间,注重回归诗歌欣赏的本体,已经显示了自我相对独立的思想,在这一时期,他出版了《语文教学札记》[5]《诗歌漫谈》[6]《诗歌的欣赏与创作》[7]《学诗散记》[8]等著作,这些著作“力求以政治性和艺术性统一的原则,对诗作以全面评价”[9],在对诗歌进行评述时着重分析其艺术特色;还发表了一系列诗歌研究的论文,在政治设定的疆域下探索诗歌创作的内在规律,阐释诗歌的内在意蕴。如他发表于1954年的《怎样欣赏诗歌》一文,便这样指出:“有的青年学术,尽管对于诗歌怀有极大的热情与兴趣,尽管阅读了很多诗歌,而得到的思想的启发和艺术的感染并不大;对于大家都称赞的好诗,也体会不到它怎样好和为什么好。”这在注重诗歌的政治性的特定时期,把诗歌欣赏拉回到诗歌艺术的本体世界中,的确是不同凡响的举措。为此,冯中一提出了自我关于欣赏诗歌的几点见解:“第一,要分析诗的构思、诗的思想性”“第二,应注意体验诗歌情感的深度与跃进性”“第三,应注意领会诗的意境”“第四,应注意咀嚼诗的语言、吟味诗的韵律”。[10]在这篇文章中,除了作者引用的一些诗歌例证具有某些时代印记之外,这样的理论阐释几乎没有多少政治的痕迹。冯中一注重回归诗歌本体的研究特点,即便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表现得较为明显。如他发表于《山东师院学报》的论文《献给火红年代的激越战歌》,其评论的对象是“青岛市青年工人纪宇同志的第一本诗歌选集,也是我省近来出版的工农兵优秀诗集之一。集子中三十余首热情澎湃的政治抒情诗,给予我们一个总的鲜明印象:这不是个人的一般言志咏怀之作,而是代表朝气蓬勃的工人阶级献给火红年代的激越战歌。”从标题和内容来看,作者所选取的评论对象尽管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也突出了“政治抒情诗必须具有鲜明的、十分充实的时代特点,才能完成有别于其他诗歌的‘打先锋’的战斗任务。”但他并没有因此把诗歌评论写成政治评论,依然注重在评论的过程中回到诗歌本体上:“为了给饱含时代特点的内容以绘形绘声的表现,注意贯彻新诗民族化、群众化的原则要求,既保持政 治抒情诗铺张排比、疏放多变的形式、韵律特征,又尽可能达到精练整齐、通俗易懂、琅琅上口。”[11]

从1970年代末到1994年,他的自我思想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确立。在其专著《诗歌艺术论析》的前言中,冯中一称自己在艺术民主的健康风气中“不仅增强了读诗、学诗的志趣,而且也消除了各种顾虑”,尝试进一步探索新诗的创作规律与发展前途[12]。该书以宏观的视野贯通古今,思考了古典诗词与新诗之间继承嬗递的关系,通过赏析把握了新诗作品的艺术规律并进一步对新诗的发展道路、艺术革新和青年的诗歌创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评述,真正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发出了自己的声音。1981年,冯中一在探析屈原的《离骚》时有过这样的赏析:“好象是插上了想象的奇特翅膀,在思想艺术的一切领域恣纵飞翔。诗人调动了宇宙万物,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展示出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五彩缤纷的长轴画卷——在这里,天帝女神,山川风物,龙凤云霓、玉树琼花等奇异的形象,都以斑烂的光彩,闪耀出诗人无比宏伟的理想,也都以比喻和象征的意义,激荡起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巨浪。”[13]通过这样的赏析,冯中一先生把我们引入到了一个诗人营构的艺术境地,感受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精神上的自由,这恰恰也是他实现自我思想解放的表现。

其二,在思想解放的时代中,冯中一先生在新诗研究方面实现了从诗歌赏析到诗歌研究的飞跃,开始把眼光聚焦于大变革的时代风云,使自己的诗歌研究与时代共振。这恰如他在有关文章所指出的那样:“诗文随世运,无日不争新。”[14]思想解放让冯中一先生脱下了自己的盔甲,开始焕发了战士的青春,由此获得了自我的一次蜕变。《东方灵秀美的启示》《真理的剑 民族的琴——读<陈毅诗词选集> 所得的启示》《试论当代诗歌创作的哲理倾向》等新诗评论文章,已不再局限于对诗歌的思想艺术特征进行评析,而是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胸襟,将中国的当代诗歌与新的时代相对接、与世界文学的洪流相接轨。在《东方灵秀美的启示》一文中,冯中一在高度评价孔孚山水诗中东方韵味的同时,又对中国新诗未来的发展道路提出了自己崇高的希冀:“我们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也并不仅仅限于艺术的引进、追踪,在诗歌上为什么不能象惠特曼的豪放昂奋、泰戈尔的柔静渊默,向世界、 向人类精神文化贡献一种东方灵秀美的诗魂诗艺?”[15]显然,冯中一先生已经自觉地将中国的诗歌创作与时代、历史和世界乃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呼吁着记录着时代但又能超越时代的优秀作品。在《试论当代诗歌创作的哲理倾向》这篇文章中,冯中一认为哲理倾向的诗在1980年代的我国诗坛上大量集中的涌现,影响了一代诗风,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正是时代潮流的冲激,并进一步指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它实践着人的反省,是民族、时代、社会的自我意识,将永远随时代而不断更新。”“这种哲学与诗的内在联系,在富有革新创造精神的今天,则为诗歌表现哲理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不论当前这些哲理倾向的诗存在着怎样的不足,但它毕竟是应运而生,以强大的气势冲进了新时期的诗坛。对这一现状,不仅要给予重视,而且要预见其兴旺发展的前途”[16]。通过将哲学、诗学与时代联系在一起,冯中一在三者相互交融的基点上对中国诗歌未来发展的道路提出了自己的构想。恰如冯中一先生对新诗希冀的那样,新诗研究在探索新诗现代化的过程中开始在更广阔的大道上奔驰,这表明他已经走出了既有诗歌评论的疆域,显示出新的时代风貌。

其三,冯中一先生把新诗研究视为一种教书育人的实现手段,尤其是通过对研究生教育的方式,把自我建构起来的现代思想再传递给学生,由此把人生的社会价值实现与具体的工作结合起来,实现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冯中一较早地招收了硕士研究生,这也促成了冯中一先生从既有的本科教学的诗歌写作训练转向了研究生教学的诗歌研究,由此促成了他的诗歌评论从以赏析为重点转向了以理论思考为重点。他在学校开设了新诗研究的选修课,招收现代诗歌研究生,把系统理论的掌握与诗歌评论写作结合起来,编写了《新诗,呼呼着新的理论批评》(1985,冯中一、王邵军)、《新诗创作美学》(冯中一、鹿国治、王邵军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诗歌艺术教程》(冯中一主编,冯中一、鹿国治、王邵军撰稿,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等著作或教程。正是通过对诗歌理论和教程的编写,冯中一对于诗歌的见解和独立的思考才得以以系统化、理论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才实现了从教学实践落实到纸面文字的转变,也让冯中一对诗歌的独特见解得到了传承。对此,有相关评论认为《诗歌艺术论析》《诗歌艺术教程》和《新诗创作美学》的出版“标志着冯中一和他的研究生们在新诗艺术研究上的三步跳跃,这是他学者生涯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考虑到当时中西文化碰撞的社会背景,要于喧哗躁动中求冷静思辨、于乱花迷眼中求审慎抉择,而且要不偏不倚、切合实际,这对冯中一而言,的确是不易的”。[17]

三、冯中一的新诗研究取得成功的内在缘由

冯中一之所以在新时期能够完成自我的飞跃,既与他重视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诗歌传统相关,也与他对西方文化和西方诗歌创作经验的吸收有关。正是在这一基点上,冯中一在新时期的新诗评论进入了一条自我解放和自我成长的黄金时期。

其一,冯中一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学的资料整理与解读,厚植新诗发展的传统文化土壤。在“文革”时期,冯中一的学术研究受到了严重冲击,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在时代所预留的缝隙中,继续着诗歌研究。除上文提及到的作品外,冯中一与他人合编的《中国历代法家诗选》一书同样值得关注。经过初步考证,这一选本并没有出版。尽管如此,该书仍旧值得引起重视,因为这一时期不同的高校中文系都对法家诗歌多有关注,如南开大学中文系便成立了编注组,在1975年出版社了《法家诗选》(197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为南开大学中文系《法家诗选》编注组)。这也说明,类似冯中一先生这样的一大批学者,在无法更好地关注当下诗歌创作和从事诗歌评论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对中国传统诗歌资料的整理与注释。当然,这一时期法家代表性人物获得了政治上的认同,而其他诸子百家则受到了抑制,在此情况下,从事诗歌研究者关注法家诗歌创作,既是时代预留给人们的缝隙使然,也是人们借助这一历史缝隙凸显自我存在感的一种可贵努力。

冯中一先生既重视传统诗歌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而且还重视诗歌之外其他文体的资料整理与研究,由此把自己学术研究的视野拓展到中国传统散文上,在1983年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选》(冯中一主编,徐惠元等人注析)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对此,冯中一以注析者的身份在前言中这样写道:“唐宋八大家散文,象唐诗、宋词一样,以脍炙人口、历久常新的巨大魅力,吸引着我们。”[18]这说明,冯中一虽然把诗歌视为自我人生的核心场域,但他并没有拒绝其他文体,尤其是没有拒绝与诗歌文体离得较近的散文文体。这样的带有文体跨界性质的资料整理与研读,对冯中一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二,冯中一重视对西方现代诗歌资料的整理与研读,由此为他在新时期的新诗评论转向新诗的现代化思考提供了必要的理论资源。在新时期到来之际,冯中一与学生共同编写了大型资料参考书《中外诗歌创作谈》。《中外诗歌创作谈》是1980年由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会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诗歌研究生小组。《中外诗歌创作谈》在汲取外国诗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主要把目光聚焦于外国诗歌理论及其评介,不仅收录了别林斯基、雪莱、歌德和高尔基等外国诗人的诗论,还将袁可嘉、赵毅衡、杨熙龄和王守仁等中国诗歌研究者们对意象派诗歌、象征派诗歌以及西方现代文学的译介收录其中,将该书打造成一个能够使中外的诗歌研究们实现精神交流的平台,用这种方式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外诗论在交汇时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更在新时期为国内的研究者打开了一个透视外国诗歌的窗口。

其三,冯中一注重教学相长,尤其是注重研究生培养,并在此过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建构起了独特的师生学术共同体,由此再次实现了自我超越。冯中一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借教学工作之便,平时常与几位青年诗友共同学习讨论新诗发展状况与创作成绩,遇有体会较为集中突出者,则作为教学练笔小品,一起商定写作提纲,反复修改加工,合写成随笔式诗歌短评。……借以对青年诗歌评论者的青出于蓝、迅速成长,寄予殷切期望。”[19]在实际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冯中一先生更是身体力行,不断坚持着对青年学者的培养。如冯中一与杨守森合作完成的《捕捉心灵的闪光点》一文,对丁庆友反映农村新生活的诗歌进行了评论,既有冯中一先生的温柔敦厚的行文风格,指出丁庆友的“这些作品,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概括了比较丰富的生活内容,的确不失为有益的探索。但这种方式,在他的笔下似乎只适宜于郑重地政治抒情,一接触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便略有迂阔生涩之感。”[20]也有向往做一个青年思想家的杨守森的批评锋芒,批评了“个别艺术观点偏激的同志曾指责丁庆友的创作道路难以走通。”[21]这样的合作之作,恰好可以看作冯中一先生注重提携学术新人、注重包容和整合青年人的思想,并由此纳入到自我的诗歌研究的体系中,成为已经进入花甲之年的冯中一再次融入思想解放大潮、再次焕发学术青春的重要契机。这样的一种新老一起建构起来的老中青学术共同体,恰是新时期中国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的一种真实写照。

如果说冯中一在1982年之前,仅仅是尝试建构“老中青学术共同体”并进行实践的话,那么,在1983年之后,这种“老中青学术共同体”的建构则进入了成熟时期,并且结出了丰硕的新诗研究成果,他与研究生鹿国治和王邵军合作的成果较具代表性,表成果便是《新诗创作美学》和《诗歌艺术教程》两本代表性著作。鹿国治1946年出生,1969年山东大学外文系毕业,1979年考入1331.c.om.银河游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师从冯中一攻读硕士学位,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调入新华社山东分社;王邵军1963年出生,1979年考入1331.c.om.银河游戏中文系,1983年考取本校研究生,师从冯中一。在研究生导师冯中一的主导下,他们三人建构起来的“老中青学术共同体”既具有较为丰厚的学术积淀,又具有较为新锐的学术创新,由此使得历史经验教训与思想解放获得了最大限度的统一,这使得他们的诗歌研究之树既扎根于中国古典和现代诗歌的沃土,又汲取了西方现代诗歌的营养,为新时期的诗歌解放起到了助力作用。不过,让人稍感美中不足的是,这一“老中青学术共同体”随着鹿国治和王邵军先后离开山师、就职于新的岗位而消解,他们的新诗研究共同体也未能再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冯中一尽管继续耕耘在新诗研究艺苑,并有一系列具有创见性的新诗研究成果,但1994年,他过早地离开了诗歌研究,再也没有机会书写出更为辉煌的学术篇章。但值得赞许的是,冯中一这些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新诗品》和《冯中一文选》;同时,他还培养了吕周聚等接续新诗研究的“60后”学者,最近出版的《冯中一文选》便是由这一代学者负责编选并出版,这同样也是冯中一先生在对青年学者的培养上获得成功的体现。由此说来,冯中一先生的新诗研究能够沿着这一学术脉络不断地传承,并且在代际传承中获得新的发展。

——本文原载于《百家评论》2023年第6期



注释:

[1]李乾坤、王邵军:《冯中一:自强学人 厚德君子》,《1331.c.om.银河游戏名家传略》编写组:《1331.c.om.银河游戏名家传略(第一辑)》,山东友谊出版社,2020年,第130页。

[2]古远清:《中国当代诗论50家》,重庆出版社,1986年。

[3]孙玉石:《十五年来新诗研究的回顾与瞻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1期。

[4]吕进:《山东师大在新时期的新诗研究》,《1331.c.om.银河游戏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5]冯中一:《语文教学札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

[6]冯中一:《诗歌漫谈》,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

[7]冯中一:《诗歌的欣赏与创作》,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

[8]冯中一:《学诗散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

[9]冯中一:《学诗散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内容提要页。

[10]冯中一:《怎样欣赏诗歌》,《语文学习》1954年3月号。

[11]冯中一(署名众一):《献给火红年代的激越战歌》,《山东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6年第3期。

[12]冯中一:《诗歌艺术论析》,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前言第1页。

[13]冯中一(署名众一):《“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和他的长诗<离骚>》,《山东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

[14]冯中一:《新诗品》,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15]冯中一:《东方灵秀美的启示》,《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16]冯中一、王邵军:《试论当代诗歌创作的哲理倾向》,《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5期。

[17]李乾坤、王邵军:《冯中一:自强学人 厚德君子》,《1331.c.om.银河游戏名家传略》编写组:《1331.c.om.银河游戏名家传略(第一辑)》,山东友谊出版社,2020年,第124页。

[18]冯中一主编:《唐宋八大家散文选》,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前言页。

[19]冯中一:《诗歌艺术论析》,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前言页。

[20]冯中一、杨守森:《捕捉心灵的闪光点——读丁庆友反映农村新生活的诗歌》,冯中一:《诗歌艺术论析》,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5页。

[21]冯中一、杨守森:《捕捉心灵的闪光点——读丁庆友反映农村新生活的诗歌》,冯中一:《诗歌艺术论析》,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2页。


关闭